人体一切活动之能量来源于食物。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所以一般小病,大吃一顿好好休息一下都会有明显的好转,而生病时就怕不吃。
3. 固精养生
精血有限,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所以精血不能随意浪费。否则身体精血亏空可会落下一身病。
4. 顺时养生
在古代,医学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所以什么调理治疗都需要根据天时,何时养生,何时进补,何时行房都是有讲究的。哪像现在人这么不注意。
5. 静神养生
静神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传记中就经常有修养生息之法。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
6. 修身养生
修身修的是正身,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行益事,身心才会健康愉悦。
7. 调气养生
古书记载,人体有元气,元气有阴阳,阴阳想和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气从何来,每日呼吸,饮食中得来。
8. 进补养生
什么养生方法都没有豪夺来的容易。通过饮食获取食物中动植物之精气,补充自己元气精气,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也有讲究。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辩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