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的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
超星系團是在宇宙的大尺度結構中,比星系團和星系群更大的結構。可觀測宇宙中的超星系團約有1,000萬個。
現存的[编辑]
現存的超星系團顯示宇宙內的星系分布是不均勻的;多數的都聚集在一起成為群和集團,每個小集團的星系從50個至數千個不等。這些群和集團與其他星系形成更大的被隔絕的結構,稱為超星系團。
在本質上曾經被認為是最大的結構,超星系團現在被了解是有時被稱為"超星系複合體"的更大的片狀或牆的巨大結構的下一層級,他們可能跨過數十億光年的空間,超過了可見宇宙的5%。超星系團本身可能跨越數億光年的距離,星系的典型速度約為1000公里/秒。哈伯定律暗示這些典型星系的速度是在1/H的哈伯時間大約只有3千萬光年時的速度,近似於當時的宇宙年齡。當這些距離以人類的術語表達時,它遠小於超級星系團。在膨脹的宇宙中,一個天體的距離d相當於他現在的速度v乘上它所經歷的時間t,但在時間相較於1/H不算小時天體的距離會被低估。上面的演算依然需要提出一些想法來修正,在正常的過程中從星系的形成或消散這些結構需要多少的時間,這都顯示他們有更大的年齡。當我們現在觀察到超級星系團和更大的結構時,我們得知這些超級星系團被創造時的宇宙情況。在超級星系團內的自轉軸方向也給予我們洞察在早期宇宙歷史中星系形成的過程[1]。
還沒有由超星系團組合成的集團(極超星系團或超超星系團)被發現,是否存在比超星系團更大的結構也還在爭辯中(參見星系纖維,根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數據,宇宙中的物質在大尺度下是均勻分佈的,似乎不存在比「星系纖維」更龐大的構造。超星系團之間有巨大的空洞,在空間中只有少量的星系存在。即使超星系團被證實是最大的結構,超星系團的總數依然留下結構分佈的可能性,相信超星系團在宇宙中的數量應該在一仟萬個。
超星系團經常會被分割成被稱為星系雲的小集團。
超星系團列表[编辑]
鄰近的超星系團[编辑]
超星系團
資料
註解
室女座超星系團
z=0.000(0光年)
长度 = 33百萬秒差距(1.1億光年)
包含本星系群(其中包括銀河)的超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位於中心,所以有時也稱為室女座超星系團。被认为包含超过47,000個星系。
長蛇-半人馬超星系團
他由兩個瓣狀組成,通常將整個視為一個超星系團,有時也會將整體的個別部份分別稱為
長蛇超星系團
半人馬超星系團
英仙-雙魚超星系團
孔雀-印地安超星系團
后髮座超星系團
形成CfA侏儒,CfA2長城星系纖維的中心
鳳凰座超星系團
玉夫座超星系團
SCI 9
武仙座超星系團
SCI 160
獅子座超星系團
SCI 93
蛇夫座超星系團
17h 10m -22°
cz=8500–9000 km/s(中心)
18百萬秒差距x 26百萬秒差距
形成的远处蛇夫座空洞的壁,与孔雀-印地安-望远镜超星系團和武仙座超星系團连接在同一个星系纖維。超星系团中心的是cD型星系群蛇夫座星系群,具有至少两个星系群,四个星系团和几个視場星系作为其成员。[2]
夏普力超星系團
z=0.046(6.5億光年)
繼本超星系團之後,發現的第二個超星系團。
較遠的超星系團[编辑]
超星系團
資料
註解
雙魚-鯨魚超星系團
牧夫座超星系團
時鐘座超星系團
z=0.063(7億光年)
长度 = 5.5億光年
整個的超星系團是時鐘-網罟超星系團
北冕座超星系團
天鴿座超星系團
寶瓶座超星系團
寶瓶B超星系團
寶瓶-摩羯超星系團
寶瓶-鯨魚超星系團
牧夫A超星系團
雕具座超星系團
SCl 59
天龍座超星系團
天龍-大熊超星系團
天爐-波江超星系團
天鶴座超星系團
獅子A超星系團
獅子-六分儀超星系團
獅子-室女超星系團
SCl 107
顯微鏡座超星系團
SCl 174
飛馬-雙魚超星系團
SCl 3
雙魚座超星系團
SCl 24
雙魚-白羊超星系團
大熊座超星系團
室女-后髮座座超星系團
SCl 111
遙遠的超星系團[编辑]
超星系團
資料
註解
天貓座超星系團
z=1.27
发现于1999年[3](ClG J0848+4453西星系團,ClG J0849+4452东星系團),[4]至少有兩個星系團RXJ 0848.9+4452(z=1.26)和RXJ 0848.6+4453(z=1.27)。在发现的时候是已知最遥远的超星系团。[5]另外7个较小的星系群和星系團与超星系团有关。[6]
SCL @ 1338+27 at z=1.1
z=1.1
长度=70百萬秒差距
2001年在z=1.1发现了23 QSOs附近几个星系团组成超星系團。复合物的大小指示一个纖維狀結構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超星系團。发现大小接近CfA2長城的大小。在发现的时候这是z=0.5之外最大和最遥远的超星系团。[7][8]
SCL @ 1604+43 at z=0.9
z=0.91
在2000年发现的时候是最大、最远的超星系团。发现它包括两个已知星系群和一个新发现的星系群。已知星系群Cl 1604+4304(z=0.897)和Cl 1604+4321(z=0.924),分别有21和42个已知的星系。新发现的星系群位于16h 04m 25.7s, +43° 14′ 44.7″[9]
SCL @ 0018+16 at z=0.54 in SA26
z=0.54
MS 0302+17
z=0.42
长度=6百萬秒差距
至少有三个星系群,东部星系群CL 0303+1706,南部星系群MS 0302+1659和北部星系群MS 0302+1717。[10]
原超星系團[编辑]
原超星系團
拉尼亞凱亞
資料
無
註解
無
此列表不完整,欢迎您扩充内容。 (2012年4月1日)
示意图[编辑]
超星系团在可观测宇宙中的位置。(見右中下圖)
(点击查看大图)
相關條目[编辑]
宇宙大尺度結構
星系團
星系纖維
星系雲
星系
外部連結[编辑]
Overview of local superclust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arest Superclust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e family tree: Superclus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考資料[编辑]
^ Hu, F. X.; Wu, G. X.; Song, G. X.; Yuan, Q. R.; Okamura, S. Orientation of Galaxies in the Local Supercluster: A Review.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06-07-10, 302 (1-4). ISSN 0004-640X. doi:10.1007/s10509-005-9006-7 (英语).
^ Hasegawa, Takashi; Wakamatsu, Ken-ichi; Malkan, Matthew; Sekiguchi, Kazuhiro; Menzies, John W.; Parker, Quentin A.; Jugaku, Jun; Karoji, Hiroshi; Okamura, Sadanori. Large-scale structure of galaxies in the Ophiuchus region.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0-08, 316 (2). ISSN 0035-8711. doi:10.1046/j.1365-8711.2000.03531.x (英语).
^ Rosati, Piero; Stanford, S. A.; Eisenhardt, Peter R.; Elston, Richard; Spinrad, Hyron; Stern, Daniel; Dey, Arjun. An X-Ray-Selected Galaxy Cluster at Z = 1.26.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99-07-01, 118. ISSN 0004-6256. doi:10.1086/300934.
^ Lynx Supercluster. SIMBAD.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 Nakata, Fumiaki; Kodama, Tadayuki; Shimasaku, Kazuhiro; Doi, Mamoru; Furusawa, Hisanori; Hamabe, Masaru; Kimura, Masahiko; Komiyama, Yutaka; Miyazaki, Satoshi; Okamura, Sadanori; Ouchi, Masami. Discovery of a large-scale clumpy structure of the Lynx supercluster at z[similar]1.27.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4-03, 2004 (IAUC195). ISSN 1743-9213. doi:10.1017/S1743921304000080 (英语).
^ Ohta, Kouji; Akiyama, Masayuki; Ueda, Yoshihiro; Yamada, Toru; Nakanishi, Kouichiro; Dalton, Gavin B.; Ogasaka, Yasushi; Kii, Tsuneo; Hayashida, Kiyoshi. Opt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ASCA Lynx Deep Survey: An Association of Quasi-Stellar Objects and a Supercluster at z=1.3?.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3-11-01, 598. ISSN 0004-637X. doi:10.1086/378690.
^ Tanaka, Ichi. Subaru Observation of a Supercluster of Galaxies and QSOS at Z = 1.1. 2004-02-01.
^ Tanaka, Ichi; Yamada, Toru; Turner, Edwin L.; Suto, Yasushi. Superclustering of Faint Galaxies in the Field of a QSO Concentration at z~1.1.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02-01, 547. ISSN 0004-637X. doi:10.1086/318430.
^ Lubin, Lori M.; Brunner, Robert; Metzger, Mark R.; Postman, Marc; Oke, J. B. A Definitive Optical Detection of a Supercluster at Z ~ 0.91.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0-03-01, 531. ISSN 0004-637X. doi:10.1086/312518.
^ The MS0302+17 Supercluster. University of Hawaii. [2025-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查论编星系形態學
圓盤星系
矮星系
橢圓
不規則
橢球
螺旋
不规则星系
有棒
透鏡星系
無棒的
有棒的
特殊星系
環星系
極
螺旋星系
有棒的
絮結的
宏觀的
中間的
麥哲倫
無棒的
椭圆星系
cD-星系
巨大星系
巨大橢圓
D-星系
構造
棒
核球
暗物質暈
盤
星系晕
暈
銀心
銀河平面
星际物质
原星系
螺旋臂
超大質量黑洞
活躍核
相对论性喷流
类星体
赛弗特星系
LINER星系
马卡良星系
電波星系
X型(英语:X-shaped radio galaxy)
耀变体
活躍星系
星暴星系
藍緻密矮星系
豌豆星系
亮紅外星系
萊曼α發射體
低活動
低表面亮度星系
超稀疏星系
暗星系
交互作用
恆星流
交互作用星系
合併
衛星星系
星系群和星系團
星系群
星系团
化石星系群
最亮團星系
超星系團
星系絲狀結構
长城
視場星系
空洞星系
空洞和超空洞
星系潮汐
星系雲
列表
星系
最近的星系
螺旋星系(英语:List of spiral galaxies)
極環星系
環星系(英语:List of ring galaxies)
星系團
超星系团
超大類星體群
类星体
空洞(英语:List of voids)
相關條目
暗星系
暗藍星系
星系天文學
銀河系天文學
銀心
银道坐标系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星系際塵埃
星系際旅行
星系際恆星
揭示計畫
書籍
星系分类
天文学主题
恒星主题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
德国
以色列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