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你骗人?不要papi酱,为什么留张德芬!

罗辑思维已退出对papi酱公司及胡辛束等新媒体项目投资,但保留了对“张德芬空间”的股权,这一调整或与“得到”APP的战略聚焦密切相关[1]。

作者|吴键英

罗辑思维退出papi酱投资的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尽管罗辑思维CEO李天田(脱不花)强调“不是投的公司不好,而是太好了”,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也公开力挺papi酱,但舆论仍聚焦于“网红经济是否失灵”这一话题[1]。

脱不花坦言,2016年大举投资新媒体公众号是战略失误,除papi酱外其余项目均已原价清仓。papi酱合伙人杨铭证实,罗辑思维在明确“得到”业务方向后,决定退出全部对外投资,papi酱仅为其中之一[1]。

数据显示,papi酱微信文章阅读量维持在10万-20万区间,但其美拍视频近月播放量较此前下降近400万,影响力有所下滑。而《罗辑思维》自身节目在优酷的播放量也长期徘徊于200万左右,面临内容老化与增长瓶颈[1]。

值得注意的是,罗辑思维不仅退出了papi酱,还同期退出了对微信公众号“胡辛束”的投资。工商信息显示,2016年8月,北京思维造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从胡辛束所属公司股东名单中移除[1]。

与罗辑思维全面退出不同,真格基金坚持持有papi酱和胡辛束股权。其高管顾旻曼与徐小平均对papi酱团队表示高度认可,徐小平更称其为“今年投的最好的项目之一”[1]。

脱不花反思称,投资分散了团队精力,“没有把精力放在最该干的事情上”[1]。这一表态揭示罗辑思维回归内容产品本质的战略意图:专注核心业务,将孵化职能交还专业投资机构。

然而,罗辑思维并未完全撤离新媒体投资领域。对“张德芬空间”(北京灵动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仍予保留[1]。该公众号粉丝约85万,用户以具备独立判断力的职场女性为主,内容风格与《遇见未知的自己》一脉相承,具有较强专业沉淀和用户粘性[1]。

“张德芬空间”与“得到”APP的用户画像和内容调性高度契合——后者聚集了李翔、和菜头、吴伯凡等深耕专业领域的知识IP,目标受众为精英人群[1]。相较之下,以搞笑、吐槽为主的papi酱内容与“得到”定位存在偏差。

罗辑思维此举并非“耻辱”,而是一次清醒的战略聚焦:剥离非协同性资产,集中资源发展“得到”核心业务。从追逐风口到理性回归,反映出内容创业者对自身能力边界和长期价值的重新认知[1]。

来源:天下网商

作者:吴键英

友情链接